随着网络购物的风靡,生鲜电商近年发展势头迅猛。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79万亿元,同比增长6.6%。生鲜市场火热,如何“保鲜保时”成了各大电商和物流企业的难点。
今年8月,福田戴姆勒组织了一场冷链物流运输论坛,多位行业专家及长三角区域大型冷链物流企业负责人分享了冷链运输经验。
由单一冷藏运输 向供应链服务转变

伴随着生鲜零售业态升级与行业横向整合,生鲜食品生产、贸易、零售商等货主企业的冷链物流需求迈入全新阶段。单一的冷藏运输、冷冻存储需求已经逐渐向柔性、灵活的供应链服务需求转变。
近两年,易果集团发布“驯鹿冷链”品牌,专注于干支线的冷链物流运输配送;申通快递设立子公司“申雪”,共建中国(郑州)冷链交易中心;苏宁深化仓配一体化网络,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完成冷链仓布局,各大电商及快递公司不断加码冷链物流和生鲜供应链投资,意图抢占生鲜市场。
当前,冷链物流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物流企业向供应链管理平台转型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新零售、新技术、全球化、网络化和社区服务化正在重构物流行业发展,但目前看来,很多物流企业还没准备好迎接这种变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认为,冷链物流企业要站在行业前沿,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
“通过‘一站式’增值服务打造全球生鲜产品集成服务平台,从服务平台、全球直采基地、商贸物流、增值加工、生鲜仓网布局方面,构建全程冷链增值供应链,结合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推进产品标准和客户定制,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海航冷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链事业部总经理李闯说。
生鲜电商兴起为冷链物流企业带来了良好机遇。上海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郑富贵认为,未来,社区生鲜冷链配送将成为新增长点。面对这一新需求,要利用好平台和数据为用户带来一体化解决方案,促进冷链行业稳步发展。
冷链数字化 全程可视化
生鲜在常温下运输易腐烂变质,损耗率很高,为此,冷链运输企业需要自建冷链物流体系。正因如此,冷链物流配送成本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货主企业倾向于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云技术,实现冷链的数字化、全程可视化管理。